历史是一个民族的共同记忆,而文物还原其真貌、传承其文明、留住其根脉,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实物见证。每一座博物馆都是民族文化基因的宝库,每一件文物的生命轨迹都让人为之叹服。 文物承载着文化、历史、艺术与信仰,璀璨夺目,却又默默不语。 让我们以文物为载体,解密千年文明密码,讲过去说当下也期许未来。
累计选课
767人
选课学校
5所
公众学习者所属学校
160所
累计互动
5,491次
了解
更多
讲师
山东莱芜人,历史学博士,泰山学院历史学院讲师,文物与博物馆学教研室主任。主要讲授《文物学概论》《文物保护学》《文物政策法令》等课程,研究方向为中国古代史、泰山文化。主持、参与“《泰安通史》编纂”、“《新泰通史》编纂”、“泰山周边书院文献搜集、整理与研究”等省市各级课题10余项;发表学术论文多篇。
讲师
主要研究方向为历史地理、古文字。主持市、厅级项目多项。在专业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六篇。近几年主要承担《考古学概论》、《文物学概论》、《中国古文字》、《中国历史地理》等课程的本科教学工作。主讲课程《文物学概论》曾获山东省高等学校课程联盟 2020 年春季学期优秀教学案例三等奖。
讲师
研究方向为出土文献、先秦史。近年在国内外刊物发表论文5篇,主持省部级项目1项,市厅级项目3项,承担《中国古代史》《文物学概论》《中国历史要籍》《先秦史专题》等课程的本科教学工作。
讲师
工作十余年来发表论文二十余篇,参与省文化厅项目一项,参编专著两部。担任校级教改项目一项。曾获得泰山学院讲课比赛三等奖及“学生最喜爱的明星老师”等奖项及荣誉。主要担任《考古学概论》、《美术考古专题》、《中国古代工艺美术》等课程的讲授。
讲师
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史学史、明清史。参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和山东省哲学社科规划项目等多项课题,在《山西大学学报》、《齐鲁学刊》等发表论文多篇。现主持泰安市社会科学项目和泰山学院博士科研启动项目各1项。近几年主要承担《史学概论》、《中国科技史》、《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》《中国古代思想史》等课程的本科教学工作。
老师您好!感谢您对本课的认可,请准确填写您的个人信息,
我们的运行服务专员会跟您联系,沟通选课事宜。
提交成功
我们的运行服务专员会在1-3个工作日内同您进行电话沟通,请保持手机畅通
请选择您的使用目的
该门课程当前学期未运行哦~
如您是为了自我提升请选择下方【去学习】按钮;如无【去学习】按钮则说明老师并未发布该课程的公开课,请选择其他课程
您当前身份为学生,仅老师可提交共享课选课申请。
该门课程未发布公开课,请选择其他课程~
该门课程为资源库课程,请去学堂选择【资源库课程】~
您当前选中的课程